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新闻动态

通过MOSFET阵列与数字电位器实现动态拓扑切换

文章出处:平尚科技 责任编辑:平尚科技 发表时间:2025-11-04
  

通过MOSFET阵列与数字电位器实现动态拓扑切换

在AI计算设备电源系统的发展中,动态拓扑切换技术正在成为提升能效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。通过MOSFET阵列与数字电位器的协同控制,电源系统可以根据负载需求实时调整工作模式,实现效率的最优化。平尚科技基于工业级技术积累,在可重构电源架构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技术方案。



动态切换的技术原理

传统电源拓扑在固定工作模式下难以兼顾轻载效率和重载性能。平尚科技采用多组MOSFET阵列配合数字电位器,实现了Buck、Boost和Buck-Boost等多种拓扑模式的动态切换。测试数据显示,在10%-100%负载范围内,这种可重构架构可将整体效率保持在90%以上,相比固定拓扑结构提升约15%。特别是在AI推理设备的动态工作场景中,当负载从20%突然增至80%时,系统可在50微秒内完成拓扑切换,输出电压波动控制在3%以内。

MOSFET阵列的优化设计

MOSFET阵列的性能直接影响切换速度和效率。平尚科技的MOSFET采用先进的沟槽栅工艺,单个MOS管的开关时间可控制在25纳秒以内,导通电阻低至1.8mΩ。在阵列配置中,通过优化栅极驱动电路,将多个MOS管的同步误差控制在5纳秒以内,确保了拓扑切换过程的平稳性。实测数据显示,采用优化后的MOSFET阵列,拓扑切换过程中的效率损失可降低至2%以下。




数字电位器的精准控制

数字电位器在动态调节中承担着关键角色。平尚科技的数字电位器采用32位分辨率设计,阻值调节精度可达0.1%,温度系数稳定在±50ppm/℃范围内。在输出电压动态调整过程中,这种精度确保了反馈网络的稳定性,将输出电压的过冲限制在5%以内。与传统的机械电位器相比,数字电位器的响应时间从毫秒级提升至微秒级,更好地满足了动态调节的需求。

实际应用的效果验证

在某国产AI训练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,采用动态拓扑切换技术后,系统在典型工作负载下的平均效率达到94%,比传统方案提升8%。特别是在夜间低负载时段,系统自动切换至高效率模式,将待机功耗从15W降低至8W,显著改善了整体能效表现。




热管理的重要考量

动态切换带来的热问题需要特别关注。平尚科技通过优化MOSFET阵列的布局和散热设计,在满载条件下将芯片结温控制在105℃以内。采用热仿真分析指导的散热方案,使得在频繁切换工况下,元器件的温度波动范围从±20℃缩小至±8℃,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。

电磁兼容性的改善

拓扑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。平尚科技通过优化切换时序和增加缓冲电路,将切换过程中的电压变化率控制在10V/ns以内,有效抑制了高频噪声的产生。测试结果显示,采用优化方案后,系统的电磁干扰水平比传统设计降低6dB,完全满足工业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。

虽然动态拓扑切换方案增加了MOSFET阵列和数字电位器等元器件,但通过系统优化,整体成本增幅控制在15%以内。考虑到能效提升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,预计在两年内即可收回增加的初始投资,具有显著的经济性。

平尚科技的动态拓扑切换方案经过严格的可靠性测试。在85℃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1000小时的测试中,系统切换功能保持稳定,MOSFET和数字电位器的参数变化均控制在规格范围内。这种可靠性确保了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。

随着AI设备工作模式的日益复杂,动态拓扑切换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。平尚科技正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预测控制技术,通过预判负载变化趋势,提前进行拓扑切换,预计可将系统效率再提升3-5%。

通过MOSFET阵列与数字电位器的协同创新,平尚科技为AI电源系统提供了灵活高效的可重构解决方案。这种动态拓扑切换技术不仅提升了电源系统的能效水平,更为AI计算设备的性能优化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。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