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新闻动态

MOS管工作原理,就是这么简单

文章出处:新闻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11-28
  

MOS管,中文全称是金属-氧化物-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电压控制的水龙头(电子开关)。

三个引脚:

源极(S):好比是进水口。

漏极(D):好比是出水口。

栅极(G):好比是水龙头的阀门旋钮。

这个“水龙头”控制的对象不是水流,而是电流。你通过旋转阀门(给栅极施加电压)来控制水管中水流(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)的通断和大小。

二、核心结构:关键就在那个“夹心饼”

我们以最常见的N沟道增强型MOS管为例,它的结构可以看作一个“夹心饼”:

衬底(P型半导体):底座,可以想象成一块“地基”。

两个“岛屿”(N型半导体):在地基上挖了两个“坑”,里面填上不同的“材料”,分别引出源极(S) 和漏极(D)。

绝缘层(SiO₂氧化物):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区域,铺上了一层超级薄的玻璃(二氧化硅)。这层玻璃是绝缘的,所以正常情况下,栅极和下面的“地基”是不导通的。

栅极(G,金属):在绝缘层上面,盖上一个金属板作为控制板。

这个“金属(G)-氧化物(绝缘层)-半导体(衬底)”的结构,就是MOS管名字的由来。三、工作原理:神奇的“感生通道”

MOS管工作的精髓,就在于栅极电压是如何在源极和漏极之间“变出”一条导电通道的。

状态一:栅极不加电压(Vgs = 0)

此时,源极(N区)和漏极(N区)之间被P型衬底隔开,相当于两个背对背的二极管。

所以,源极和漏极之间是不导通的,相当于开关断开。无论你怎么在D和S之间加电压,都没有电流流过(忽略微小的漏电流)。

状态二:栅极加正电压(Vgs > 阈值电压 Vth)

这是魔法发生的地方:

吸引电子:当你在栅极(G)加上一个正电压,它就像一块“磁铁”,开始吸引P型衬底中的带负电的自由电子。

形成沟道:随着栅极电压不断升高,被吸引到绝缘层下方的电子越来越多。当电压超过某一个临界值(阈值电压 Vth)时,这个区域的电子浓度会超过空穴,从P型转变为N型!

接通电路:这个感生出来的N型区,就像一座桥梁,将源极(N区)和漏极(N区)连接了起来。这个桥梁就是 “N沟道”。

此时,如果在源极(S)和漏极(D)之间加上电压,就会有显著的电流(Id)从漏极流向源极。相当于开关闭合。

四、核心要点总结

电压控制:MOS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。栅极几乎不取电流(只会有瞬间的充电电流),靠栅极电压(Vgs) 来控制源漏之间的通断。这是它与三极管(电流控制)的根本区别。

绝缘栅极:因为有绝缘层的存在,栅极是绝缘的,输入阻抗极高。

阈值电压(Vth):这是MOS管的“开启压力”。只有当栅极电压高过这个值时,管子才会导通。

分类:上面我们讲的是N沟道增强型MOS管,也是最常用的一种。根据沟道类型和默认状态,还有:

N沟道:主电流(Id)从D流向S,导通时G需要加正电压。

P沟道:主电流(Id)从S流向D,导通时G需要加负电压。

增强型:默认断开,Vgs=0时无沟道,需要加电压才能“增强”出沟道。

耗尽型:默认导通,Vgs=0时就有沟道,需要加电压才能“耗尽”沟道使其关闭(较少用)。

实际应用中的灵魂画作

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,在分析电路时,脑海里更常用的是下面这张“灵魂画作”来理解MOS管:

寄生二极管:在实际的MOS管中,由于生产工艺,会存在一个寄生二极管(或称体二极管)反向并联在D和S之间。

导通特性:对于N-MOS,当 Vgs > Vth 时,D和S之间可以双向导通,电流既可以从D到S,也可以从S到D。但在多数开关电路中,我们利用的是从D到S的电流方向。

希望这个从“水龙头”到“感生沟道”的解释,能让你觉得 MOS管的工作原理,就是这么简单!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