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解决方案

​脑控机器人安全性:脑电波放大电路噪声抑制不足的风险

文章出处:平尚科技 责任编辑:平尚科技 发表时间:2025-09-02
  
​脑控机器人安全性:脑电波放大电路噪声抑制不足的风险



在脑控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脑电波放大电路的噪声抑制问题正成为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因素。平尚科技通过实验发现,传统脑电信号放大电路中使用的普通共模电感在50-60Hz工频干扰抑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,其共模抑制比(CMRR)通常仅为40-60dB,导致微伏级脑电信号中混入噪声,可能引发机器人的误动作。而采用高性能贴片共模电感(CMRR可达80dB以上)虽然能有效抑制干扰,但其引入的相位延迟又可能影响脑电信号的真实性,这种技术矛盾在安全要求极高的脑控机器人领域尤为突出。




在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场景中,这种安全风险表现得尤为明显。中风患者使用的脑控康复训练设备中,放大电路需要检测0.5-100μV的微弱脑电信号,普通共模电感在50Hz处的噪声抑制不足会使信号噪声比下降6dB,可能导致训练动作识别错误率上升15%。儿童注意力训练机器人中,平尚科技开发的多级滤波方案采用0805封装的高性能共模电感,将CMRR提升至90dB,但同时引入的3ms延迟可能影响实时交互体验。为此,公司提出智能自适应滤波技术,通过动态调整电感参数,在信号采集阶段采用高抑制模式(CMRR>85dB),在信号处理阶段切换至低延迟模式(相位延迟<1ms)。这种方案虽然使单个电感成本增加25%,但将误动作风险降低了70%,在安全性与实用性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。




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。平尚科技通过开发智能自适应滤波技术和高性能贴片共模电感产品,为脑控机器人提供既安全又可靠的噪声抑制解决方案。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普及,这种兼顾性能与安全的设计理念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