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解决方案

工业机器人电机绕组过热保护:NTC的快速响应特性与安装位置研究

文章出处:平尚科技 责任编辑:平尚科技 发表时间:2025-07-07
  

工业机器人电机绕组过热保护:NTC的快速响应特性与安装位置研究


在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电机满负荷运行时,绕组温度可在30秒内飙升120℃——传统温度传感器5秒的响应延迟足以让绝缘层发生不可逆劣化。平尚科技开发的超快响应NTC热敏电阻(PS-TS系列),以0.8秒的热响应常数(τ)和±0.2℃的测量精度,为电机过热保护构建毫秒级响应的安全防线。





热失控的致命时间窗

机器人关节电机在堵转、过载等工况下面临三重热威胁:


  • 温度梯度陷阱:绕组中心与表面温差达45℃,常规传感器因热传导延迟漏报真实峰值温度

  • 动态热累积效应:频繁启停使热量在3分钟内叠加上升80℃,响应速度<2秒的传感器才能触发保护

  • 空间耦合干扰:电磁场使普通NTC输出漂移±5%,误触发率达12%
    平尚NTC采用铂镍合金薄膜芯片(B值3950K±0.5%),配合0.1mm氧化铝陶瓷基板,热响应常数低至0.8秒(行业平均3秒),-40℃~150℃全量程精度±0.3℃。





平尚科技快速响应NTC的三维技术架构


1. 微热容芯片设计

  • 芯片厚度压缩至0.15mm(传统1.0mm),热容降低85%

  • 表面激光蚀刻100μm沟槽阵列,热传导路径缩短60%
    实测在20℃/s温升速率下,响应延迟仅0.7秒


2. 电磁抗扰强化结构

  • 双层镍铬电磁屏蔽层(衰减-40dB@10MHz)

  • 三线制引线设计抵消共模干扰
    通过IEC 61000-4-3测试(10V/m辐射场),输出漂移<±0.1%


3. 应力解耦封装

  • 硅胶缓冲层吸收振动应力(CTE匹配至4.8ppm/℃)

  • 波纹铜合金引线抗机械疲劳
    在IEC 60068-2-6振动测试(50G/2000Hz)后,热响应常数波动<±2%





安装位置与选型指南


规则1:热传导路径优化模型
建立响应时间公式:
τ = 0.25 × (ρ×c×d²)/λ
(ρ:密度,c:比热容,d:安装距离,λ:导热系数)
目标:τ≤1.5秒 → 要求导热硅脂层厚≤0.1mm,安装距绕组≤2mm
平尚PS-TS04在1mm环氧灌封下实测τ=0.85秒


安装方案对比

位置响应时间温度滞后抗干扰性
绕组槽内(最优)0.8s3℃★★★★★
定子铁芯表面2.5s15℃★★★☆☆
电机外壳8.0s40℃★★☆☆☆


规则2:电气参数匹配

  • 阻值选择:25℃标称阻值匹配控制器ADC量程(常用10kΩ±0.5%)

  • B值精度:需≤±0.5%(平尚B值3950K±0.3%)

  • 自热控制:工作电流≤100μA(0.01mW自热温升<0.02℃)


规则3:动态校准策略

  • 建立温度-阻值补偿表(-40℃~150℃每5℃校准点)

  • 电机堵转测试中验证保护阈值触发时间
    某汽车焊接机器人案例:采用绕组槽内安装,过热保护响应时间从4.2秒降至1.1秒,电机寿命提升300%




当工业机器人在熔焊火花中持续运转时,平尚科技NTC热敏电阻正以微热容芯片捕捉秒级温变,用电磁屏蔽层过滤千赫兹干扰,最终在绕组与绝缘的生死间隙中,为每一次过热风险拉起毫秒级的防御红线——这正是机电系统从“防护”迈向“预判”的感知革命。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